thirrith: a pencil sketch of a person sitting on the ground. there are leaves and small branches growing out of their body (Default)
發現自己雖然很討厭集體生活,脫離了集體生活之後還是會很依賴於“如果我還在高中班裡我會怎麽做?”“如果我在軍訓/住校我會怎麽做”一類的想象來作為養成生活和學習習慣的參考坐標,也就是説我的“自覺”是依賴於一個想象的集體“他者”達到的。這並不是説我自覺的主要動力不是為了我自己好——我就算在集體生活的時候學習也是完全理性上和大部分情感上地為了自己——但是從小到大浸泡在一個“集體”無處不在的環境裡,如今一個人出來這麽多年,還是很難擺脫掉把“集體”當成一個自我調整的工具的習慣;尤其是在最忙、最掙扎、因而也最孤獨的時候,更是會回想當年在集體裡是怎麽承受住這樣大的壓力的,然後試圖向過去的自己取取經……
thirrith: a pencil sketch of a person sitting on the ground. there are leaves and small branches growing out of their body (Default)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我作爲一個搞社會語言學的看到這個專題真的不知道有多開心。這並不是說我和作者的立場和意見就完全相同了——我不是台灣人,明顯立場不一樣(繁簡體換著寫、異體字隨便打、兩岸三地用詞混起來就是我了);而既然不是台灣人,他們自己的語言當然是自己做決定,在我看來,我的意見也就沒啥發表的必要了——但是我真的很興奮看到有人這麽系統細緻地去做了兩岸用字和用語的考究,不只是列出了那些有明顯政治、文化色彩、人盡皆知的(above consciousness)差異,還有各種不同類型的用語分化,歸爲甲乙丙丁戊五種:

甲、兩岸用法具明確差異,且有政治或政策性原因者
乙、兩岸用法具明確差異,但無政治或政策性原因者
丙、差異非出自兩岸政治邊界,而是中國南北省籍、方言或地區性差異者
丁、雙方都會使用這幾種用法,僅使用頻率上有所不同
戊、中國用法才是「原有」用法的狀況

不但作者對用字、詞彙*的考究會成爲很珍貴的歷史參考,文章本身也會是很好的研究語言意識形態的材料!這個系列目前有6篇文章,似乎是計劃一年五十二周,周周更新。剛剛讀了一些,非常期待之後的更新~

*打字的時候一分心,掉進詞匯/詞彙之分的rabbit hole裏去了XD


 

Profile

thirrith: a pencil sketch of a person sitting on the ground. there are leaves and small branches growing out of their body (Default)
thirrith

May 2025

S M T W T F S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 262728293031

Syndicate

RSS Atom

Most Popular Tags

Style Credit

Expand Cut Tags

No cut tags
Page generated Jul. 16th, 2025 02:43 pm
Powered by Dreamwidth Studios